美國修車攻略 + 灣區修車推薦
美國向來有著“車輪上的國家”之稱。在美國生活過的人對“在美國沒車就是沒腿”這一評價最佳領悟深刻。在美國,中途旅行、短途旅行甚至上班都需要開車,公共交通永遠都不是出行工具的首選。近年來,美國私家車輛的數量逐年上升,幾乎每家都有數輛車,受到大文化的的影響,來美國的華人工作者和留學生甚至來到美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購置一輛屬於自己的車。
關於購買及更換汽車機油的Tips
每行駛3000裡應換機油:
專家指出,多數現代汽車每行駛7500裡到1萬里才需換油。目前的機油較純,加上現代機油濾網排除污染物,使得機油能維持超過3000裡。車主可查閱車主手冊查詢需多頻繁更換機油。多數現代車的儀表板,也有燈號提醒保養。
所有汽車機油都差不多:
依照氣候或季節,車需要特定黏度的機油。黏度很重要,因為太稠或太稀,都無法保護汽車引擎,可造成昂貴的傷害。車主可從車主手冊找到適當操作汽車所需的機油,應盡量購買名牌機油(Penzoil、 Mobil或Castrol),較有保障。
最好使用高級汽油:
一些高性能的豪華車,例如保時捷或Maserati,確實需要高級汽油。但是多數汽車使用普通汽油就可正常運作。如果你的車主手冊“建議”使用高級汽油,你用普通汽油也可以。專家說,你可以加滿高級汽油,試試汽車性能是否提升,以確定值不值得多花錢。
然而,車子也不是“鐵打的金剛”,它在給人們帶來自由、便利的同時難免也會“受傷”。就像是人,難免有個磕磕碰碰,小毛小病。正因為如此,修車幾乎成為了每位開車司機都會面臨的生活場景之一,尤其是對於二手車車主而言,時常的小修小補是不可避免的。修車子就像看病,必須要對症下藥、藥到病除、治根治本。然而在美國修車並不是一件省心省錢的差事,車子一旦出了毛病送去修,少則幾十多則幾百美金。對於一個普通工作者甚至窮學生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豈有不慮之理。因此,選擇一家靠譜穩定的修車店顯得尤為重要。
如今為了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仍然保持輕鬆的生活模式,人們越來越追求專業穩定的服務體驗。譬如人們都願意去找口碑好、靠譜的醫生、理髮師、報稅師,那麼修車師傅亦是如此。美國的汽車市場非常成熟,汽車維修保養的店面並不難被發現。但是究竟要如何才能鎖定“靠譜”的修車店呢?
美國汽車修理廠的技術良莠不齊。不靠譜的修車廠比比皆是:修車人員技術專業程度不夠,有的修理廠因為自己的工人技術不行,乾脆把所有出問題的零件拆下來,送到別家修理廠去檢修。最終由於技術不夠而導致修車時間拖延。美國修車費的報價主要包含兩點: 人工成本,也就是修車行維修車輛所花時間與技能的費用以及零部件花費和其他修車輔助材料及服務費用。由此可見技術不夠會直接導致賬單上高昂的人工費用並影響修車效率。
靠譜=技術好+價格低+效率高
選擇一個擁有技術精湛的專業師傅的誠信靠譜的修車行是讓自己愛車“康復”的唯一途徑。好的師傅不僅要幫助車主修車,更要給出很好的建議,當然公道合理的價格也是必須考慮的。所謂靠譜,便一定要是技術好、價格低、效率高的結合體。 JKM汽車服務公司堅持高質、低價、快速的服務理念,持續為灣區華人帶來汽車買賣,維修,拖車服務。也是唯一一家具備線上預約與24h售後服務的華人汽車服務公司。
很多人會因為在美國修車貴而選擇自己修車。而需要提醒的是,修車有風險,動手須謹慎!假如你不知道如何安全地鑽到車底下,假如你不知道在涉及供油系的維修時的注意事項,假如你不知道發動機運轉的時候哪些部件能碰哪些不能碰,假如你不知道發動機艙裡的液體哪些有腐蝕性哪些沒有腐蝕性,那建議你還是多花點錢請人幫忙。自己動手,一定要對“要做什麼”瞭如指掌,沒有充足的信心還是要找專業人士進行修理,用錢購買安全保障是最值得的交易。
除此之外,即便愛車沒有出現明顯的故障,也建議車主朋友們定期到店裡進行檢查及車輛保養。只有這樣才能安心駕車出行,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相比靠運氣上路,懂得風險管理才是明智之選。